




究竟為什麼大坑的居民要在中秋節期間舞火龍呢?
話說在1880年的中秋節前一個晚上,大坑村被颱風吹襲之際,有一條大蟒蛇進村吞食家畜,村民合力把牠打死於一間破屋內。
翌日颱風過後,發現大蟒蛇已無影無蹤,然後村民就發生瘟疫,多人死亡。那時有道士乘機危言聳聽,說大蟒蛇本是龍王之子,因而降疫症以示懲罰該村,而村中有一個老翁又稱說神仙打救報夢,因為海龍王最怕是火龍,水火不合。在中秋節連續三晚舞火龍,就可解脫這場災難,然後,村民照辦......村民的疫症從此慢慢消失了! 自此大坑每年中秋節舞火龍就成為了該區的習俗。
火龍的製造
火龍龍身是用稻草紮成[現改用珍珠草],頭部是由藤條屈曲為骨架,以鋸齒的鐵片作為龍牙,眼睛是裝上手電筒,舌頭是漆紅的木片,引龍的珠,原來是個沙田柚,全條龍每部份都插上香火。
從前,節日完畢後,習慣把火龍拋下銅鑼灣避風塘的海底,以示「龍歸滄海」,但近年為免污染海水,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去,變作「飛龍在天」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