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 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Plurk 訂閱RSS

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

[哀] 哀悼! 祝福! 請勇敢活下去

哀悼...祝福
願無辜遇難領隊和團友安息
願受傷的團友盡快康復回港
願親歷劫難的團友...勇敢的活下去
願死難者的家屬...同樣要堅強
願香港人理性地討論是次悲劇,更不要種族歧視和惡意中傷
願香港人分享消息時慎審來源,更須顧及倖存者的感受
願菲律賓政府和警方反省,檢討和正視慘劇的因由
讓我們團結地支持和祝福以上每一位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也分享一下卓韻芝在blog內的感言,我覺得是值得各方細想和反思的:

http://cheukwanchi.blogspot.com/2010/08/blog-post_23.html

 不只活著,想想如何活著

這一則慘劇,埋藏著非常多的社會問題,各問題間互相糾纏;所謂的「結構性社會問題」。

是不是因為人質是香港人?

查看報導,不難產生疑惑:是否因為旅遊巴中的是香港人而非菲律賓人,菲律賓警方便不肯跟兇徒協商?又或是否因為人質是港人,他們便不盡力拯救?如果「人質是港人而非菲律賓人」對此慘劇的結局帶著影響性,那便歸究到歧視問題。事實上,「反種族和膚色歧視」而今都只是理論多於實淺,當閣下在這慘劇中感受到歧視的威力,正正就是閣下反省自己有否歧視別人的契機。套用於此例子上:如果港人認為菲人歧視港人,港人也該想想自己有否歧視別人,想想「港人」這名詞有菲人心目中聯想到什麼。如果別人討厭你,想想為什麼別人討厭你。如果有人覺得你不是人,想想你有沒有當他人不是人。

歧視,是一種非常富威力的隱形暴力,在日常生活中,它只是對別人一眼的輕瞄,又或向某膚色的人改個花名,直至這類慘案發生,隱形的暴力變成可見的暴力。

網上有人提議「罷用菲庸」,這是把歧視加深的造法:妖你歧視我,我就歧視番你——這使隱藏的暴力越加累積,產生不可挽回的黑色循環。事實上,如果我們相信人人平等,本就不該以膚色或種族來看待別人。反膚色歧視,這個很容易明白。想深一層的話,勿論慘劇(任何慘劇,非只旅遊巴單一慘劇),我們都該用上關愛的心看待。因為如果人人平等,事主是港人抑或美國人抑或非洲人,這是沒有分別的,也該用上關愛的心來看待。當看到有關非洲剛果難民的新聞時,我們有沒有真心的關注呢?別因為某人是自己所屬國籍的人,所以特別有感,但絕不是(絕‧對‧不‧是)請你麻木感覺,而是,那感受的深度,並不由事主是「香港人」而變得強烈,也不因為那是「其他」國家的人而變得冷漠。

警方的完全弱能

菲律賓警方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,實在非常非常的不濟。基本上,他們完全欠缺能力處理此事。欠缺處理事情的能力,是一種弱能(lack of ability),而一個政府的警方弱能,洩露出許多問題:欠缺相關教育導致無知,而無知來自欠缺自我責任感(包括打分工心態,甚至貪污)you don’t learn because you don’t feel the need to learn. You don’t feel the need to learn because you don’t feel responsible to it.

我們非常幸運,香港警方相對上有著良好的相關應對能力,現在你想想生活在一個警方無能或欠缺責任感的社會是怎樣的。

向旅遊巴拋擲螢光棒?

如果不懂,發問、求救。為什麼在無法應對的當兒也不去問人?為什麼作出向旅遊巴拋擲螢光棒的愚昧行為?你拋螢光棒來幹啥?因為你不知道怎算?那麼你為什麼不去問人?十小時了,足夠時間找到香港、美國、荷蘭的有關專家,為什麼不求教?

「不求教」也許因為沒有求教的意識,也許因為歧視(明知可以問人但因為你是香港人我就理得你死),也因為政治。

港人在菲律賓被脅持——這一句話充滿著 politics。在此無謂亂猜,反正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內藏裡有什麼政治。只知道這件事沒有可能不牽涉政治。

兇徒就是警方……的機制

諷刺的是,兇徒是前警員——這慘案真是社會問題的大糾纏。兇徒為了脫去污名、希望復職而作出這瘋狂行為,突顯了「警方部門」這種機制中所潛藏的問題:你有/沒有貪污,視乎機制評定你有沒有。這兇徒用著最兇殘的手法去保自己的名聲(無論他有否貪污,至少這是他所聲稱),換句話說,機制逼出人性的瘋狂。

這事件可被描述為「有人殺人」,也可以解讀為「機制把一個人逼瘋,使他傷害無辜的生靈,好去為了在機制中得回聲譽」。唉。

傳媒暴力

友人說「睇新聞時手都震埋」。

暴力的畫面是傳媒至愛,在許多傳媒心目中,「一則新聞對於社會的整體發展是否重要」並非關鍵,最重要的是「那則新聞有沒有暴力的畫面」,俗稱「上唔上到頭版,視乎影唔影到一張好爆嘅相」(非說這則新聞不重要,相反,這是本年度其中一則最重要的港聞)。當我們在看新聞的時候,想想為何它是頭版?我們真的需要關注的是什麼?為什麼只關注「戲劇化」的新聞?當我們每天花時間看八卦雜誌,哪位名人分手,哪兩位女星討厭對方……的時候,我們又是否偷偷地在享受人類互相踐踏的暴力?


感謝你讀到這裡。

在 facebook 或微博看到許多許多人看畢這則新聞後說「活著真好,珍惜生命」,對,不如我們再多走前一步:不只活著,而是想想如何活著,讓人命不是話題性的東西,學習,想想如何讓人類社會美麗一點。不要凡看到悲慘只管說「好慘哦。活著多幸福。」不要浪費悲劇給人的教導——一個反思的機會。

不只活著,想想如何活著。

安息。

——卓韻芝
整天沒吃飯,就一直在寫這一些,心很痛
旅遊巴,不再盛載快樂
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相關新聞:
8.23馬尼拉挾持香港旅行團慘劇
@ tÖmiCaN news




Top

沒有留言: